标 题: |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乌海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6741W/2025-04228 | 发文字号: | 乌海政办发〔2024〕28号 | ||||||
发文机构: |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信息分类: | 部门文件 | ||||||
概 述: |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乌海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 ||||||||
成文日期: | 2024-06-01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4-06-03 11:58:22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紧紧围绕自治区“六个工程”和我市十二项重点工作,聚焦文旅产业、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多业联动、全域联合的发展格局,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聚焦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城市,将我市优质资源串珠成链、统筹运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中国沙漠越野营地,走出一条具有乌海特色的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2024年,深入推进海勃湾区、乌达区2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加快5个设施农业项目建设,争创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镇、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各1个,升级国家级旅游民宿1家,新增以农业产业为主的3A级景区1家,重点推介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培育沙漠越野营地等新型经营主体。到2025年底,农文旅产业经济贡献力和消费带动力进一步凸显,高质量完成全市7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全市自驾车旅居车营地、露营地、精品民宿、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总量超过9家,初步实现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聚焦特色优势,打造农文旅融合四大片区
1.海勃湾区以乡村旅游和葡萄产业为主线,打造城郊出游体验片区。持续提升“乌海葡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延伸葡萄产业链,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社区直销、校企直供、基地直卖等渠道,扶持葡萄领域农业龙头企业扩大葡萄酒和鲜食葡萄市场份额。依托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乌海直播基地和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乌海展销中心,大力宣传推介葡萄等地产农产品。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打造一站式营销场景。以“百美乡村”建设项目为契机,发挥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王元地村的带动作用,聚焦城区及周边地区旅游需求,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结合母亲河之旅马拉松赛道、葡园绿道,推出农产品采摘、民宿微度假等产品,开发亲子游、家庭游,打造城郊出游首选品牌。(责任单位:海勃湾区政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农牧局)
2.乌达区以沙漠越野和露营滑雪为主线,打造户外运动体验片区。按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要求,依托乌兰淖尔镇、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漠海山境露营基地、四季室内滑雪场、沙枣树下等产业主体,持续拓展沙漠越野户外休闲产业,建成集越野、住宿餐饮、后勤保障、车辆维修改装等业态为一体的户外运动体验片区。积极引入音乐、美食、休闲、体育等相关业态,建设多样化的主题露营、滑雪基地,每年举办3-5场越野、拉力赛、滑雪等相关体育赛事。(责任单位:乌达区政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3.海南区以黄河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线,打造特色文化体验片区。擦亮“黄河入蒙第一站”招牌,完善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及观光农产品展厅等基础设施,加快西行客栈农文旅产业综合展销馆提升改造,盘活利用“小三线”等工业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北方海南·游礼”城市文创品牌开发“小三线”原创文化“夺冠第一枪酒”、“三线盲盒”及黄河文化“福河手工面粉”等衍生产品。加大图海山文化旅游区蒙医沙疗项目扶持力度,打造独具乌海特色的绿色医疗健康旅游品牌。(责任单位:海南区政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4.乌海湖以山海沙城优质资源为主线,打造休闲度假体验片区。加快制定《乌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及提升方案》,以乌海湖景区水上、沙漠游玩等项目为基础,打造多元化的户外休闲旅游产品。加强与阿拉善盟合作,共同成立推进“环乌海湖”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联合工作组,联合开发“环乌海湖”区域旅游资源,推进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强环湖旅游品质饭店、旅游购物等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集观光旅游、体育竞技、文化活动于一体的黄河休闲旅游带。(责任单位:乌海全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商务局)
(二)聚焦发展重点,实施农文旅融合五大行动
1.基础设施升级行动
(1)健全农文旅基础设施。加快乌兰淖尔镇、千里山镇、赛汗乌素村等村镇农产品市集改造提升,健全葡萄酒庄、智慧农旅综合体等基础设施。加大农区闲置资源盘活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庭院经济,引导各类农牧业经营主体利用自身优势条件进一步开发农家乐、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研学实践等服务产品。完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开通连接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周末旅游巴士,构建方便快捷的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加大旅游观光设备大中型游乐设备、文化演艺设备、数字化设备更新提升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农牧局、交通运输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区政府)
(2)储备农文旅精品项目。建立农文旅项目库,针对休闲采摘、研学体验、户外运动、康养度假、非遗保护等产业储备一批符合乌海市情的农文旅项目。围绕政策资金支持领域和方向,综合研判入库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以高质量项目促进农文旅高质量发展,支持各村镇开展示范创建,培育农文旅融合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民宿经济,加大返乡创业支持和服务力度。(责任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农牧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经济合作局,各区政府)
2.产业融合拓展行动
(1)增强节庆赛事带动作用。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荟”品牌,举办全国马拉松赛、沙滩足球四国邀请赛,承办全国沙滩足球巡回赛总决赛、马帮大会以及“狂野沙漠·悦享乌达”主题定向越野巡游活动、“阿诺达杯”沙漠越野联赛等赛事活动。配套开展采风踩线、自驾越野、招商推介、直播互动等系列活动,实现“体育+文旅”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各区政府)
(2)推进研学游产业发展。整合全市旅游、工业、农业、非遗等资源,推出精品研学旅行线路,策划“书法研学”、“沙漠户外生存”、“农产品采摘”、“非遗体验”等特色研学课程,加大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扶持力度。(责任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教育局,共青团乌海市委员会,各区政府)
(3)打造滨水文旅商业带。借鉴“亮马河”经验,加快实施沿乌海湖步道亮化改造。鼓励发展路亚、骑行、后备箱咖啡等商业模式。依托乌海湖文旅资源,举办“河灯节”等民俗、商贸内容为主的特色活动,将环湖区域打造成新的城市打卡地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海勃湾区政府)
(4)打造沙漠越野营地。依托乌兰布和沙漠、金沙湾景区、漠海山境基地等产业主体,充分发挥我市资源要素集聚、城市后勤保障完善等独特优势,围绕越野冲沙、徒步穿越、露营度假等市场需求,完善野奢民宿、越野场地、装备生产、救援保障等基础设施配套,支持旅行社、旅游酒店、越野基地、特色餐饮、购物实体店等经营主体进行优化提升。(责任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商务局、各区政府)
3.文化赋能提升行动
(1)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书法文化艺术节、葡萄酒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宣传推广作用,促进文化、旅游、商业、助农等消费热点深度融合。开展“刻钟”周末欢乐汇、文化公益培训、乌兰牧骑文化服务进乡村、全民读、电影进社区、“北疆文化”主题活动等优质文化惠民服务,完善实景演出剧场功能,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各区政府)
(2)创作具有影响力的演艺精品。深入挖掘“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在乌海地区的鲜活事例,讲好乌海故事。组织市内外艺术创编资源,做好主题创作、演出展览等工作,继续创编提升歌舞剧《三线印记》,打造原创交响诗颂《黄河向海》、舞台剧《天边的乌达》等文艺精品。鼓励乡村文艺创作,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旅游演出项目。(责任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4.旅游消费提质行动
(1)促进旅游消费全面持续增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为抓手,在打造营销爆点、丰富四季业态、完善四地配套、提升旅游服务上下功夫,更好地引导和满足旅游需求。申报“内蒙古礼物”品牌授权使用商品和红色旅游创意产品。改善旅游消费环境,争取国家、自治区各类项目资金支持,在游客服务中心、机场、车站、旅游景区建设一批经营规范的旅游商品精品店、特色店。(责任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区政府)
(2)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围绕农区田园景观、特色村落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等元素,结合生态乡村游、非遗体验、亲子研学游等特色旅游产品,策划推出以乌海湖、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葡萄酒庄、沙漠公园、湿地公园等景区为主体的1日游、2日游、周边游线路。(责任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教育局、共青团乌海市委员会,各区政府)
(3)完善城市消费场景。鼓励发展智慧商圈和智慧商店推动知名连锁便利店在我市增设24小时营业门店,培育打造1-2个具有影响力的核心商圈。结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进海勃湾区和平街、乌达区先锋街、海南区金海休闲街规划,发展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特色街区。(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商务局、文体旅游广电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5.品牌营销推广行动
(1)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结合我市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重点支持乌兰淖尔镇和千里山镇创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镇、蒙根花温泉小木屋申报高等级民宿。鼓励发展非遗特色村镇、特色街区。指导具备条件的葡萄酒庄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创建国家3A级景区。打造3C级房车旅居车营地。(责任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农牧局,各区政府)
(2)打造特色饮食文化品牌。组织开展“八方滋味在乌海”美食评选、美食节、美食大赛等活动,以餐饮消费带动文旅消费。支持餐饮商家、企业在美团、饿了么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营销,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制作播放美食视频,不断提升特色饮食文化品牌知名度、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区政府)
(3)推广沙漠特色农产品品牌。以“乌海葡萄”品牌促进农商融合提质升级,围绕提升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重点推进设施葡萄种植,延伸葡萄、葡萄酒产业链。严格按照“蒙”字标认证管理办法和标准组织生产,培育储备一批优质企业,引导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自治区及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市农牧局、商务局,各区政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4)完善农文旅品牌宣传矩阵。全面推广“来沙漠看海”品牌,加强在抖者、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的线上宣传推广力度,制作形式多样的农文旅宣传视频,提高关注度与互动率。加强与银川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等周边盟市合作,联合推出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开展跨区域组合营销。(责任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政“一把手”主体责任,坚持上下贯通、条抓块统、分级负责,促进力量集中、政策集成、资源集聚,统筹推进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
(二)落实扶持政策。强化土地、资金、金融等要素保障推进重大农文旅项目招引、签约、落地、建设、投产等全流程管理。完善酒店出租率、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游客花费测算等统计口径和制度,培育扶持市场主体,动态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的堵点和难点问题,做好跟踪服务。
(三)强化总结评估。按照可评价、可验收要求,实时跟进定期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为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积累经验。
2024年6月1日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