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关于印发《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关于进一步优化文体旅广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6741W/2021-07235 | 发文字号: | 乌文体旅广字〔2021〕8号 | ||||||
发文机构: | 文体旅游广电局 | 信息分类: | 部门文件 | ||||||
概 述: | 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关于印发《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关于进一步优化文体旅广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
成文日期: | 2021-03-22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1-03-24 18:51:36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条例》(国令第722号),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视要求,深入贯彻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精神和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及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我局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提出10点重点工作,旨在进一步优化我市文旅体广领域营商环境,有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更好地助推全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惠企政策落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一是制定实施《乌海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优惠政策(试行)》。积极推进《乌海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优惠政策(试行)》融入《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文创产业资金支持。扶持乌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加大“乌海礼物”开发创新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开发,引导中小微文化企业集聚发展,创建和培育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三是帮助文旅企业“走出去,扩影响”。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参加上海、深圳、北京等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自治区文博会,给予参展文旅企业0.5-2万元的扶持,为文旅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展销交流和贸易平台。四是持续为文旅产业发展“搭好台,唱好戏”。继续办好乌海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节、书法产业博览会,持续举办精品演艺、文创和非遗进景区展演活动,鼓励全市各景区、公共场所为文创、旅游商品提供展销区,引导我市文创企业积极参与,不断培育和壮大全市文化旅游市场主体。(责任领导:穆建国;牵头科室:产业发展科)
二、“监管”与“服务”并重,当好为企业、群众服务的“店小二”。一是深化全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建立机构健全、完善的文化市场执法队伍,提升市场安全管理和执法水平,确保文旅市场安全有序运行。二是净化市场,为合法文旅企业护航。加强沙漠越野、水上娱乐、冰雪等高危项目的设施设备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安全培训和资质检查,组织开展市场不合理低价游和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清理等专项检查行动,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为企业正当经营创造良好环境。三是着力提升文旅服务水平。研究制定旅行社、星级酒店优惠补助政策,不断培育壮大文旅服务企业。规范优化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积极开展全市导游员、讲解员培训与大赛,提高旅行社服务质量,优化旅游住宿服务。四是持续开展“诚信文化旅游企业”品牌创建活动。以诚信龙头企业品牌创建带动全市文化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责任领导:穆建国;牵头科室:市场管理科)
三、积极搭建交流渠道,助力本地文旅企业宣传推广。一是加大本地景区、乡村旅游、体育赛事活动等宣传推广力度。做好地域品牌赛事活动宣传,推出四季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带动企业效益。二是积极为企业搭建交流沟通合作渠道。利用政务官网与官方微信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及时回应领域内企业家合理建议与合法诉求,帮助本地文旅企业对外宣传,提升企业影响力,推动我市文旅企业与外地企业签约洽谈。三是加强旅游企业信息化培训。提升企业信息应用技术,借助市级平台,扶持企业微信公众号、抖音、头条等新媒体应用在宣传方面的推广。(责任领导:马永新;牵头科室:科技融合科)
四、围绕文化行业协会(社会群团)需求,制定对应措施。一是共享资源,和谐共生。组织国有文艺院团与群众团体共同创作演出百场歌颂党、讴歌新时代的文艺节目,引导支持基层群众艺术创作走上舞台、走进百姓,着力解决全市文化行业协会(社会群团)普遍存在的演出设备、服装短缺,活动场地不固定问题,聚力提升文化协会(团体)生存力。二是组织实施乌兰牧骑改革,凝聚“家”能量。市群艺馆、乌兰牧骑年均开展惠民演出200场以上,举办百姓春晚,带动社会团体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开展服务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文艺创作、艺术普及和特色活动,惠及群众。加大文化下乡志愿服务力度,推动群众文艺作品供需对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服务项目,为全市文艺团体发展提供支撑。(责任领导:穆建国;牵头科室:艺术合作交流科)
五、持续优化环境,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一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挖掘、保护力度,优化审批认定机制。制定印发《乌海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实施方案(试行)》,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夯实非遗传承基础条件、提升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水平、加强非遗保护管理。持续挖掘保护乌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做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宣传工作,争取开展2次以上的非遗项目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践行“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科技”“非遗+扶贫”创新发展路径。二是畅通非遗产品、传统手工艺品、旅游文创产品销售渠道。推进蒙医沙疗旅居式体验中心开发建设,探索产品电商平台与各类展销会销售,进一步扩大蒙绣、烫画、烙画、泥塑、剪纸、炭雕等手工艺术产品销售渠道。(责任领导:穆建国;牵头科室:公共服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科)
六、做好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助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做好文物保护控制地带范围公布,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建设,营造良好亲商环境。全方位共享文物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公开发布全市1处国家级、6处自治区级、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处位置经纬度、坐标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相关建设工程提供可靠政策依据。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开展文物遗迹的保护与维修。深入挖掘地方文脉,聚力展示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亮点,打造文化乌海,营造留商环境,吸引了更多外地客商留下来,投资建设,共谋发展。(责任领导:马永新;牵头科室:文物科)
七、积极争取文旅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助推全域旅游发展。一是发挥重点项目驱动作用。继续落实局领导包联重点项目责任制,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深入重点项目单位调研,明确时间节点、措施和责任,加强跟踪协调和服务扶持,积极向上争取旅游项目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项目列入自治区文旅厅重点项目。二是助力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推进海勃湾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各区的优质旅游项目在景区品牌创建、旅游发展资金申请、乡村旅游接待户评审工作提供政策辅导和指导。三是贴心服务,营造暖心发展环境。推动各类奖励扶持政策的落实和专项资金拨付进度,在旅游企业项目策划、前期手续办理、申报资金支持等方面做到换位思考,落实好政务服务“五简三最”,对企业的咨询、协助工作提供优质服务。(责任领导:侯晓江;牵头科室:资源开发科)
八、做强品牌,夯实基础,持续激发竞技体育发展动力。一是加强我市青少年体育组织管理服务。推进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训练条件建设,落实好国家、自治区对社会体育组织和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的优惠政策,在审批与管理方面提高效率,协调解决好各组织训练场馆等方面的困难,调动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冬夏令营与赛事活动等相关服务。二是优化体育赛事服务监管监督。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内容和范围,畅通政商沟通渠道,开放更多赛事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赛,协调与体育赛事中标公司合作关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要求做好招投标工作,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时回应企业的合理诉求和建议,做到公开透明。与局科技科配合落实赛事前期宣传工作、赛事期间赛事组织服务工作及赛后材料交接工作。(责任领导:马永新;牵头科室:竞技体育科)
九、强化服务意识,助力体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社会团体组织指导与扶持。强化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独立法人组织转变,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二是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队伍的培养,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晋级数量和质量。探索设置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岗位,建立鼓励和奖励机制,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社会体育指导年轻化、专业化、区域化。实现指导员与健身项目、场地的结合,形成类型多样、服务多元、有序发展的清晰架构。三是营造全市全民健身良好社会氛围,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潜能。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电台、报刊、重大节庆日的有利时机,以举办体育赛事、节庆体育活动为抓手,推广全民健身品牌,提高公众对全民健身的知晓率、参与率。深入开展科学健身教育,弘扬体育文化,大力提升全社会体育健身品位,形成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社会舆论氛围。(责任领导:侯晓江;牵头科室:群众体育科)
十、加强广播电视安全保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高服务能力。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明确广电领域行政审批事项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帮助办理审批事项的单位和个人理清材料清单,在行政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形成可操作、可监督的标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部门间审批信息无缝对接,做好上级部门和审批单位、个人之间的沟通联系。推动跨部门并联审批,实现各部门工作流程的整合,压缩办理时限,精简办理程序和办理手续,优化完善事项要素,促进我市广电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提速增效。完善举报投诉制度,主动接受监督,向公众最大程度地公开和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提升广电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直播卫星“户户通”和应急广播“村村响”服务意识,建立规范化、制度化长效机制,完善岗位职责制度、用户回访制度、巡查制度、维修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服务人员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推进智慧广电建设。实施“智慧广电”工程、高清乌海工程和台站标准化建设、应急广播平台建设、监测监管平台建设、运维管理能力建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努力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发挥广播电视的作用,提升广电服务水平,确保广播电视传输领域意识形态安全,为持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提供宣传舆论保障。(责任领导:侯晓江;牵头科室:广电传媒科、广电传输保障科)
乌文体旅广字〔2021〕8号 关于印发《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关于进一步优化文体旅广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