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业务工作 > 文化纵横
乌海明长城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4日 来源: 浏览次数:

包头市文物研究院 副研究馆员 杨建林
乌海市博物馆 馆长 武俊生

     乌海明长城是明代“沿河边墙”及“陶乐长堤”的北端,是宁夏镇北路平虏营所辖长城的一部分,随着宁夏镇北部防线向南撤退,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经实地调查与文献考证结合,推断出乌海明长城的北端点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渡口村,也即明代宁夏河东长城在这里向西过黄河与“旧北长城”相接。在渡口村以北,现存的石砌长城为秦长城遗迹,其与明长城差别较大,前者石砌,后者土筑。秦长城沿线的二道坎烽火台,为明代烽火台,是“沿河边墙”的前沿哨所。


一、缘起
    在2007-2008年的明长城资源调查中,将南起东风农场十队,经雀儿沟三队、雀儿沟二队、向阳农场北至平沟农场的一段长城认定为明长城,这段长城全长18894米,沿线有4座烽火台,由南向北依次为渡口2号烽火台,拉僧庙1号、2号烽火台和二道坎烽火台。认定为明长城的主要原因是在它的最北端平沟农场发现了明代二道坎烽火台。《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明长城卷》《乌海文化遗产》均采纳了上述观点。
经过之后开展的秦长城资源调查,以及数次复查、比对、论证,确认东风农场十队至平沟农场的这段长城是凤凰岭秦长城的一部分,而且东风农场十队是凤凰岭秦长城的最南端。这段长城沿线原来认为是明代烽火台的渡口2号烽火台、拉僧庙1号烽火台均为秦代烽燧,分别命名为渡口烽燧和拉僧庙烽燧;拉僧庙2号烽火台应是拉僧庙1号烽火台围墙的一部分;二道坎烽火台确为明代烽火台。《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鄂尔多斯-乌海卷》中吸收了这个观点。


二、长城现状
    乌海明长城分布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北流黄河东岸,南接宁夏陶乐段,沿平坦的谷地自南向北穿行,经农场一队、二队、三队,一棵树村,巴音陶亥村,巴音陶亥镇,东红村,绿化一队,农场六队,农场七队,四道泉二队、六队,至渡口村,过黄河进入宁夏石嘴山。全长16997.1米,其中土墙长3726.1米,消失段落长13271米。在总长3726.1米的土墙中,保存较差部分长1466米,保存差部分长1908.5米,消失部分长351.6米。墙体上不见敌台、马面等附属设施,沿线有烽火台4座。
(一)墙体
    墙体主要为堆土墙,构筑材料为就地取材的红粘土、黄粘土和沙土,个别地段墙体中夹有碎石子。现墙体较低矮,高不足2米,宽度在3~8米之间。
(二)烽火台
    烽火台4座,由南向北分别是红墩、东红、大桥和二道坎烽火台。其构筑方式比较多样。

红墩烽火台
    又名“红墩台”,实心,构筑方式比较特别。底部12.7米以下红粘土夯筑,土质较细,夯层明显,厚0.27米左右。夯土层往上至顶以土坯垒砌,高约1.3米。
烽火台现高14.07米,底部东西长27.5米,南北长32.6米,顶部东西长6.76米,南北长9.4米。底部东北角可见登台步道,只发现两层台阶,长0.5米,宽0.25米,每层高0.3米,两边镶有立砖。
二道坎烽火台
    构筑方式最为特别,自腰部10米以下为石包土筑法,外壁用毛石块夹红粘土砌筑,中间填充碎石块和杂土,并且每隔1.5米平铺细圆木,即栣木,起拉接作用;腰部以上用红粘土土坯垒砌,土坯的尺寸一般为长0.34、宽0.18、厚0.9米;台顶四周尚残存有土坯垒砌的垛墙痕迹。 二道坎烽火台周围有内外三道围墙,轮廓均呈方形,逐层相套。烽火台向外29米为第一道围墙,边长71米,高0.1~0.3、宽1.1~1.5米。再向外8米为第二道围墙,边长80米,高0.3、宽1米。二道围墙再向外6米为第三道围墙,边长93米,高0.3、宽1米,第三道围墙的南墙、西墙与第二道围墙的南墙、西墙合并。


三、修筑简史及今址考订
1.正统元年烟墩
   正统元年(1436年),宁夏总兵官史昭(钊)奏请在花马池筑立哨马营,并增设烟墩一直连到哈剌兀速马营。《嘉靖宁夏新志》中记载:“黑水河,在城东。蕃名哈剌兀速,西流注入黄河”(都思兔河)
2.沿河边墙
   成化十五年(1479年)修筑“沿河边墙”。这道边墙位于宁夏横城以北黄河东岸,南与“河东墙”相连,向西过河与“旧北长城”相接,在宁夏北境构成了一个闭合的长城防线。主要防止河套蒙古势力趁冬季河水结冰之际,渡河进入宁夏镇城等地
   这道边墙因沿线原有墩台十八座,又称“十八墩边墙”或“沿河十八墩”。其遗迹已不存,大部分应该被改修成了“陶乐长堤”。 乌海市境内发现的部分明代烽火台,或是“沿河十八墩”的孑遗。
3.陶乐长堤 
   明弘治以后,由于供饷不便,明朝逐渐放弃了对“旧北长城”及镇远关和黑山营的防守。嘉靖九年(1530年),陕西三边总制王琼在平虏城北10里的地方新修了“北关门”墙,“旧北长城” 被彻底放弃。
嘉靖十五年(1536年),陕西三边总制刘天和想要恢复黄河以西、贺兰山以东、平虏城北至镇远关间70里的疆域,便在黄河东岸修堤一道,顺河直抵横城大边墙。这道长堤主要分布在宁夏原陶乐县境内,所以后世称为“陶乐长堤”。
   “陶乐长堤”极有可能是修复了旧有的“沿河边墙”。这段长城有一部分自宁夏过都思兔河,进入乌海,构成了今天所见乌海明长城的主体。


四、为什么把乌海明长城北端点定在大桥村
1.文献分析
   正德元年(1506年)杨一清计划帮修“沿河边墙”,实地勘察了这段边墙。说:其第十八墩与河西黑山营镇远关相对。《嘉靖宁夏新志》:(镇远)关之东为黄河,关之西为贺兰山尽头,山水相交,最为要地,以故设关防守。关于镇远关的地望,结合吴忠礼、许成等人的研究成果,应在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偏北一带。
2.田野调查
   无论“沿河边墙”及“陶乐长堤”,都是宁夏北长城的一部分,其南与宁夏东长城相连,向西过黄河与宁夏“旧北长城”相接,以在宁夏北境构成一道闭合的长城防线。那么,若确定了宁夏“旧北长城”的分布地域,也可大体断定“沿河边墙”及“陶乐长堤”的北端点。也即乌海明长城的最北端。《宁夏明长城河东长城调查报告》中调查的“旧北长城”分布地域如图所示。
3.秦长城、明长城的差别
   从长城的材质及构筑方式来看。宁夏河东一带的明长城均为土筑,乌海明长城为堆土墙,呈垄状,比较低矮。而秦长城多为石墙,由于坍塌破坏,痕迹不太明显。东风农场十队往北至平沟农场的这段长城多数为石墙,在形态上更接近凤凰岭秦长城。更为关键的是,在东风农场十队往北至平沟农场的长城沿线,以及渡口烽燧、拉僧庙烽燧附近采集的陶片、瓦片,具有秦时特征。


五、孤悬在外的二道坎烽火台
    杨一清:宁夏横城北黄河东岸旧有边墙一百八十五里……墙里套内地方,又设石嘴、暖泉二墩瞭守。杨一清在奏疏中还说,“沿河边墙”修好不久便因蒙古人的争夺而放弃了。蒙古人在争夺时,先夺得石嘴、暖泉二墩,后占领的沿河边墙及沿线的十八墩。明代陕西三边总制的王琼在记述一次进入宁夏的蒙古人败退的时候说:“六月初二日,贼由镇远关渡河,石嘴墩入套”。艾冲认为,文献中的“墙里套内”应该改为“墙外套内”二道坎烽火台(暖泉);大桥烽火台(石嘴)


六、二道坎烽火台为什么修的高大
   1.独立防御单元;2.明代早期墩台普遍较大


七、乌海明长城简史
   正统元年(1436年),史昭修筑从旧花马池至都思图河的烟墩,乌海明长城第一次出现,现存的是红墩烽火台。
   成化十五年(1479年),明朝修筑“沿河边墙”,宁夏北部闭合的防御线形成,乌海明长城墙体、沿线烽火台出现。大概与此同时,明朝在“沿河边墙”之“外”修筑石嘴、暖泉二墩负责瞭守,暖泉墩即为二道坎烽火台。
   沿河边墙修好的27年后,正德元年(1506)杨一清实地调查发现:“因宁夏守臣怯懦、士马消弱,河东墩军累被虏贼捕捉,既将石嘴、暖泉二墩弃守,隧将新旧三十六墩俱废而不守。”杨一清调查完之后,想大规模维修河东的长城,最后被刘瑾陷害,只修好了横城往东40里的边墙。
   沿河边墙修好的51年后,嘉靖九年(1530年),王琼新修“北关门”墙,镇远关、黑山营、“旧北长城”、“沿河边墙”被彻底放弃。乌海明长城应该在这个时候被明朝废弃。
   嘉靖十五年(1536年),刘天和短暂恢复了河西的故土,在河东修筑了“陶乐长堤”,以防卫河西。不久,明朝再次将宁夏北境防线南撤至平虏城,“陶乐长堤”也失去了初始的意义,再加上它本来就修筑简单及常年的河水冲刷和风沙掩埋,大半处于荒废状态。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