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黄河上游,东邻鄂尔多斯市,西接阿拉善盟,北靠巴彦淖尔市河套平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是华北与西北的交汇 处,也是“宁蒙陕甘”四省和自治区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的中心区域。乌海市建于1976年,是继呼和浩特、包头市之后成立的第三个内蒙 古自治区地级市,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有汉、蒙、回、满等40个民族。
乌海四张城市名片。即黄河明珠、中国书法城、中国赏石城、葡萄之乡。
乌海市位于黄河上游,黄河由南向北流经市区105公里,按照城市向黄河两岸靠拢的思路,总投资27.41亿元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于2010年4 月开工建设,该工程建成后,将是黄河内蒙古段唯一一座调节控制性工程,具有调节水量、防凌防汛、发电和生态保护等功能,完成蓄水后将在市区形成118平方 公里的“乌海湖”,使乌海成为横跨黄河两岸的滨水城市。
乌海市于2008年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城”,另有2所小学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兰亭小学”。2011年9月,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命名为“中国硬 笔书法名城”。在连续举办的“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上,乌海市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的三项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即“规模最大的书法活 动”、“规模最大的青少年书法比赛”、“各民族少儿用最多灯笼拼成的‘爱祖国’大型表演活动”。 全市现有中国书协会员25人,自治区书协会员121人, 常年坚持习练书法的爱好者近万人,同时乌海市又与韩国忠清北道结为文化交流友好城市。
乌海市观赏石文化群众基础好,赏石氛围浓厚,注重弘扬赏石新理念,赏石文化活动形成了品牌效应,已融入城市建设和地区发展战略。2012年8月30 日,中国观赏石协会正式命名乌海市为全国第一家“中国赏石城”。乌海市赏石文化呈现出了发展起点高、群众参与广、收藏精品多、鉴赏水平高、文化氛围浓厚、 交易市场活跃等特点,观赏石收藏、鉴赏、研究、交易蔚然成风。乌海市的观赏石文化发展已在全国赏石界具有重要地位,是乌海市重要城市文化品牌。
乌海与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波尔多一同位于北纬39o线上,水土光热资源丰富,适合葡萄种植,有“葡萄之乡”的美称。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 效积温高,无霜期达156~165天,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蔬菜瓜果生产,是国内可与新疆吐鲁蕃地区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多个葡萄品种荣获国家金 奖,并被推荐为2008年奥运会安全优质葡萄。“汉森”牌干红葡萄酒荣获全国驰名商标。
乌海是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工业城市。乌海依矿而建、因煤而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乌海作为资源富 集区为给包钢项目配套生产焦煤和石灰石资源,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六、七十年代一大批军工建材企业相继落户乌海,是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基础最好的城市。
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目前已形成能源、化工、建材、钢铁冶金四大支柱产业,是我国重要煤焦化工基地和氯碱化工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 着力建设的新型综合化工基地。2012年,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73.7:25.3,是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2004年,乌海市在 全国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化改革,目前城市化率为94.5%,是全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
2012年,乌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6亿元,全市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38亿元,市内外银行各项贷款余额48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47元,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12429元。
乌海市工业园区及支柱产业发展现状。乌海经济开发区是内蒙古自治区20个重点工业开发区之一,现有3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00多平方公里,规模以 上企业154户,神华乌海能源、源通、君正、黄河能源科技等4户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产值超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户。乌海三大物流园区基本形成,同 洲物流园、如意俊安一期、乌海焦炭产品交易中心、众利惠农物流园等投入运营,海南区多功能物流园、太西煤业有限公司铁路物流园项目等正在加快洽谈推进,企 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