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产业。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硅石资源储量约42.8亿吨;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3172小时;重点引进:多晶硅铸锭、单晶硅拉棒及太阳能光伏组件、LED蓝宝石晶体、储能蓄电池等项目。
2.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是我市“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产业。乌海煤系高岭土储量在11亿吨以上;年产生粉煤灰500万吨,现粉煤灰存量约2000万吨; 现焦炭产能1800万吨、附产粗苯20万吨;年中温沥青产能35万吨,甲醇60万吨、液氯55万吨;附近有105万吨合成氨生产企业及大型氯碱化工企业。 重点引进:碳纤维、针状焦、粉煤灰制取氧化铝、改性沥青材料、聚氨酯树脂、建筑节能环保材料等项目。
3.装备制造产业。乌海及周边地区现有12个工业园区,主要为化工企业,但乌海及周边没有一个大型化工设备生产企业,现有的化工企业生产设备全部从南 方沿海等地区订购,运输距离相对较远,成本相对较高。重点引进:化工机械设备制造项目、矿山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工程机械项目、节能环保设备等项目。此外, 引进轮胎制造项目。乌海市及周边地区主要汽车生产企业7户,年生产各种车辆18.3万辆,现运行各类车辆226.8万辆,年需重卡轮胎约487万条。
4.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引进节能环保技术及设备生产制造企业。
(二)煤化工产业
现焦炭产能1800万吨、粗苯20万吨、煤焦油产能近100万吨。围绕煤焦化工产业延伸重点引进:焦炉煤气制甲醇、甲醛、煤焦油精深加工、粗苯精制、顺酐等项目。此外,依托上海盈德气体中煤制合成气项目,重点引进乙二醇、二甲醚等项目。
(三)现代服务业
1. 海北新城、滨河二期、三期开发。海北新城规划面积5342亩,拟建成金融商务、办公居住、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体现生态、低碳、现代、人文理 念的新型区域性宜居示范城区。滨河二期规划总面积1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拟建成集高档生活居住、娱乐、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 代城区。滨河三期,规划总面积35.2平方公里。三期定位为高效农业、旅游观光、度假、居住和商业。规划建设用地约4.5平方公里。
2.旅游业
乌海湖项目。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完成蓄水后,将形成118平方公里平缓水面即乌海湖。围绕乌海湖及环湖区域进行整体开发,重点引进水上游乐、环湖旅游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龙游湾湿地开发项目。该项目同位于滨河三期,湿地占地面积3800亩,规划为湿地公园。
甘德尔山生态旅游景区项目。景区位于乌海市三区中心位置,核心区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主体工程88.95米的成吉思汗雕像座落在海拔1805米的 甘德尔珠峰上,与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乌海湖)遥相呼应。雕像内部中空设计为乌海博物院。景区总体规划了四个区:山体休闲观光区、东侧沙漠四合木生态 区、西侧沙漠草原生态区及滨河城市建成区。此外,乌海市还有卓子山岩画项目、金沙湾等旅游资源。目前,深圳华侨城集团正在对乌海的旅游产业进行整体策划。
3.商业和金融服务业。以乌海为中心的50公里范围内有8个工业园区,服务区域人口100多万。发展商业和金融业具有广阔前景。重点引进:商业银行、投资公司、大型商场、连锁超市、五星级酒店、高档综合写字楼等项目。
4.物流业。乌海及周边资源丰富,工业企业众多,工业产品流转量较大,2012年,全市共完成货物运输10544万吨。乌海是连接我国西北和华北的重 要枢纽,也是“宁陕蒙甘”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同时还是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经济区的延伸地带,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加快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 件。围绕蒙古国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建设蒙古国煤炭资源交易市场;重点引进建设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依托乌海机场规划启动航空物流业。
5.汽车服务业。为加快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打造汽车贸易及服务集聚区,在海勃湾物流园区内规划建设了汽车专业园区。汽车专业园区以汽车4S店为主, 兼有二手车交易市场、尾气检测站、车管所、汽车主题公园等建筑设施。目前包括奥迪、宝马、奔驰等知名品牌的汽车4S店21家建成运营、6家正在建设。重点 引进汽车4S店、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装饰配件、汽车主题公园、汽车俱乐部等项目,培育汽车租赁、代驾、车游、汽车会展等汽车服务业。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