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大手笔 构筑大格局
市委六届六次全委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依托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形成的乌海湖,加快推进编制乌海湖、甘德尔山周边旅游休闲度假规划,着力打造集山水、沙漠、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中国书法城”“中国硬笔书法名城”和“中国赏石城”城市名片,带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旅游部门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原则,努力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市旅游局负责人说,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全部建成后,旅游产业重点打造乌海湖、乌兰淖尔生态园、龙游湾湿地、汉森酒庄和机场路葡萄观光长廊等为主体的休闲度假游;以乌兰布和沙漠、金沙湾景区、龙游湾湿地公园、四合木生态文明景区、森林公园、奇峡谷等为主体的生态观光游;以“中国书法城”、桌子山召烧沟岩画、满巴拉僧庙、蒙古族家居博物馆等为主体的文化体验游。
我市还将以煤化工基地和PVC氯碱化工基地为载体,依托工业园区错位开发不同内容的工业观光游;并利用煤炭博物馆、人防工程开发建设矿工一条街,利用废弃的工业矿区、露天采矿等遗迹开展工业旅游项目,实现自然旅游与工业旅游功能的互补。
数据显示,全市现有国家A级景区9个、旅行社21家、星级酒店11家,完善的服务功能不仅推动了景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直接带动了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积极发挥城区、景区、乡村三大优势,创办依托景区型、城郊休闲型、渔家示范性、农家乐型、牧区乐型等多类型农家乐,特别是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汉森酒庄、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新时针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金沙湾生态旅游责任有限公司、5星乡村接待户——滨海渔村与大禹码头渔家乐更是风生水起,占据全市休闲旅游业的“半壁江山”,直接促进了旅游收入的增加。
强化大营销 实现大发展
长期以来,我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为此,我市将积极探索和创新旅游宣传手段,巩固自治区西部经济区与呼包银经济区域间旅游合作,加强邻近市域旅游联合宣传营销,为旅游市场大繁荣打造声势。
同时,我市将加大力度开发航空航线上的旅游宣传工作,在航线上分发乌海的旅游宣传册,并播放乌海旅游宣传片,让外地游客认识乌海、了解乌海。
以节会扩大旅游知名度活动中,我市将努力打造1个特色节庆活动,即满巴拉僧庙传统蒙医药文化节;3个精品节庆活动,即黄河明珠·赏石书法艺术节、金沙湾场地沙漠越野赛、乌海市葡萄酒文化艺术节,提高节会影响力。
旅游作为带动一座城市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引擎,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市旅游局精心谋划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旅游要素:在“吃”方面,建设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美食街等项目;在“住”方面,建设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星级、商务酒店;在“行”方面,构建航天、铁路、公路立体交通网;在“游”方面,打造自然生态游、历史文化游、工业会展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在“购”方面,除了加快建设万达广场、维多利广场等商贸项目外,还要建设特色购物街;在“娱”方面,建设特色娱乐设施和娱乐项目。相信,规模大、声势大、反响大的旅游营销活动,一定会促使乌海旅游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日益提升。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