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低星入户,河近浪摇城。
近年来,我市“借”黄河之水实现由“乌”向“海”的转变,以“万人上山、开发矿业”拼搏精神,让“煤城”变“绿洲”。一汪碧水连接着沙漠、草原、湿地、高山,一幅半城山水半城绿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
盛夏的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道路平坦,两侧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大片彩色灌木不时闯入人们的视野。在村民文化广场,居民于登河正加紧练习自编自演的歌曲《逛乌海》,为到自治区舞台上展演做准备着。“哎,我一边走来一边望,乌海湖上翻波浪,沙漠绿洲像幅画,山美水美人来往……”在他的歌词里,乌海的城市面貌美丽富饶,生态建设分外靓丽。
“老曲儿《逛新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藏族歌曲,我和我们家四丫头结合乌海这几年的生态发展变化和城市各方面建设把词儿给改了。你看看咱们乌海,如今山美水美,外地人也来参观,我就想把乌海夸一夸,让更多的人来乌海观光旅游,看看咱们这儿的青山绿水大公园儿。”于登河说。在于登河眼中,随着乌海湖的形成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百姓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画儿一样,蓝天、绿树、沙滩、湖水,“淡妆浓抹”着把小镇装扮成了最俊俏的模样。
“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东侧紧邻乌海湖,北侧是乌兰布和沙漠,亲水临沙,自然资源非常丰厚。特别是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后,各方面建设都在加快,来这里玩儿的游客越来越多,也带动我们的产业发展。”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第一书记郭永强说。
乌兰淖尔镇只是乌海湖畔上的一隅,于登河眼中和心中的美好感受也只是万千市民无限感慨的一个缩影。
随着118平方公里乌海湖水面的形成和多年来不间断的生态绿化建设,如今我市已是山环水绕、绿意盎然。
作为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一张独特的名片,盛夏时节,美丽的乌海湖景区游人如织。游客们或是在湖面上乘着快艇,看着周边一座座小沙岛从自己的身边掠过,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凉意和舒爽;或是在湖岸上赤着双脚,让脚掌感受沙子的光滑和湖水的浸润,神清气爽、怡然自得……这里既有北国的雄浑,又有南国的旖旎,待到夕阳西下之时,波光粼粼、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又构成了一幅瑰丽多姿的塞上风景画。
在摄影爱好者李君的镜头下,乌海湖上变幻莫测的流云、光影里随风起舞的飞鸟、湖水深处的苇草与沙丘……无不展示着城市的生态景观美好。“一年四季都会来这儿拍照,周末也常和家人来这边逛逛。咱乌海原来缺水,现在有这样一处风景优美的水上天堂,看着就觉得心旷神怡,呆上一整天也不会觉得腻。”李君说。
乌海湖旅游公司工作人员王海霞则表示:“乌海湖景区投入运营以后,景区独特的山水城沙等特色旅游景观,吸引了大量区内外游客到此进行游玩观光,黄河之景融入现代之城,沙水缠绵相依相衬。”生态文明是乌海人永不懈怠的追求。在这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共荣共生,描绘出一幅“上善黄河水,大美乌海湖”的壮丽画面。如今,漫步乌海湖畔赏银浪碧波、远眺甘德尔山满目葱茏、聆听龙游湾湿地百鸟齐鸣、逐浪金沙湾腹地滚滚沙海、品尝葡萄园中丰收硕果,已然融入乌海人的美好生活。人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画笔记录下城市山水的变迁,感受这城市、湖泊、岛屿、沙漠、湿地、葡萄特色文化为一体的写意生活。
未来,我市将继续构建“依山傍水绿色屏障、沿河沿路绿色走廊,点线面布局合理、林水路紧密相连”的生态景观格局。结合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增加游园绿地,加快形成绿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城市绿化景观;组织实施好城中、城北、绕城三大水系工程,建设集城市景观、文化旅游和防洪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循环水系,用绿色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新城。(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