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家门口的“乌海游”,还是自驾周边游,或是拼假“长线游”,在“五一”小长假到来前,爱旅游的乌海人总要“做好准备再出发”,把备用物品、应急饮食、常用药品等列出备足。其实,要想收获完美假日,还应带上“文明旅游攻略”。
家门口旅游,你就是“乌海名片”
“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向游客宣讲《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已经成为导游田静的习惯。“文明就是优雅得体的言谈举止,它会使你和环境更加和谐。”田静说。
王霞在我市某企业从事管理工作,也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闲暇时间,她喜欢以徒步的方式丈量乌海的山山水水,在挥洒汗水、挑战自我的同时,也享受着期间带给她的乐趣。“徒步是与乌海壮美风光的一次深入对话,远非浅尝辄止的游玩所能比。在我们沉重的行囊中,永远不会少一样东西——收容袋,带走垃圾,留下文明,让更多的人与大自然有同样的美丽邂逅。”王霞认为,在家门口旅游,更要多一份主人意识,因为你就是“乌海名片”。
自驾周边游,文明交通更安全
小长假里就近挑选一个旅游地,开上车邀约亲友“说走就走”,一路尽情享受别样风光,是近年来市民热衷的度假方式。“在路上的确很惬意,但安全风险也无处不在。”导游田静认为,只有守住交通文明的底线,才有可能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不久前,市民刘海飞与亲友开了两辆车出游。出行前,刘海飞备足了垃圾袋,并叮嘱其他车的驾乘人员不要向车外扔垃圾。刘海飞告诉记者:“车窗抛物不仅会给其他车辆带来危险,也会让道路环境恶化。有一次遇到堵车,等路畅通后,路两旁留下了长达几百米的各种垃圾,这个画面一直刻在我脑海中,也时刻提醒着我。”
超速行驶也是一些自驾游爱好者容易犯的错误。为此,乌达交警大队民警韩文旗提醒市民:“驾驶机动车在城市快速路或高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或在其他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会被扣12分处理。”另外,酒后驾车、疲劳驾驶、开车看手机等,均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市民均应避免,确保旅途交通安全。
人到他乡,理应随俗
老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不同地域存在的差异感,让旅游成了件极具魅力的事儿,吸引着人们远游他乡异国。入乡随俗是旅游之道,也是文明旅游攻略中的重要部分。
“入乡随俗是对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不同习俗和习惯的理解、尊重、包容。在泰国,不要在公共场所打牌,因为这里禁止赌博;在法国到主人家做客时,不要送菊花或黄色的花;在意大利不可送人手帕,因为他们觉得手帕是亲人离别时,用来擦眼泪的不祥之物;在西班牙,女性出门必须佩带耳环等等。出发前,游客应详细了解目的城市或国家的风土人情,尊重当地的风俗、禁忌等,做个懂礼守规的游客。”导游田静说。
想要“诗和远方” 请先安静下来
“诗和远方”已然成为都市人理想生活中的标配,规划行程、订购机票、打包行李等都是出发前要做的功课,其实由文明外化出的安静或轻声曼语,才是最不可或缺的那件“行李”。
张琳最难忘的旅行是去华山看日出,她这样描述着:“那不是一个旅游旺季,等待看日出的游客并不多,大家各自躲在租来的军大衣里等着,就在太阳跃出来的那一刻,等了一夜的人们并没有因此尖叫挥舞,而是不约而同地沉浸在一种情绪里,这种安静比任何言行都有力量。下山时我们聊起来,说着日出的美丽和各自的故事,也都庆幸遇到了安静文明的陌生同伴。”
“你若轻声曼语,世界就风轻云淡。”在越来越规范的旅游行程里,旅游参与者的个体决定着个人甚至随团者的旅游体验,倘若人人都能遵守文明公约,那么旅游就能带给更多人“诗和远方”。(乌海日报 姜瑜)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