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文明说到底是人的文明,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是文明;公共场合不吸烟、不大声喧哗是文明;过马路走斑马线,不翻越栏杆是文明;不在城区内饲养家禽,遛狗拴绳是文明……这些道理每个人都懂,在特定条件下也都能做,但是长期坚持做下去却很难,这就取决于我们对文明的认识程度是否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有将文明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
今年10月9日,乌海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乌海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违法行为处罚规定》,自12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是一份约束,也是一记警钟。
本报在《周末·大视野》栏目将与您探讨关于“文明”的话题,只有我们人人都能深刻领会“文明”的含义,将文明根植于内心,人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垃圾污染分为工业废渣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两类,作为一座工业城市,说起垃圾污染,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工业废渣污染。这类污染往往伴有有害气体、液体的产生、排出。随着我市对环保工作的日益重视,如今环保指数不达标的工厂已陆续关停,工业废渣污染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而生活垃圾污染,因太过日常化、涉及范围广而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了解。
因人口多,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极为庞大。环保部2017年12月发布的《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中提到,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850.5万吨,较前一年增加286.5万吨。这些生活垃圾大多被丢进垃圾桶、运往垃圾场,但还有一些则被随手丢弃、堆放,甚至焚烧。人们在生活中是否见过这几类情况?对此又抱有何种态度?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垃圾“入位”咋就这么难
保持城市卫生整洁少不了垃圾桶的辅助,居民区、商场、道路两侧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日常生活中却常有垃圾没“入位”的情况出现。
11月22日,记者在银港佳苑小区一住宅楼门前看到,摆放在过道旁的两个垃圾桶附近,垃圾遍地,当记者走近后观察到,这个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因垃圾桶满了或有破损造成的。那么这个情况是常态还是个例?记者采访了几名小区居民。“每天一下楼就看见垃圾遍地,垃圾桶离单元门就几米,就不知道为啥会这样。”罗振伟说。那为什么会出现垃圾桶近在咫尺,垃圾却满地都是的情况?记者走进过道旁的楼道里观察了一会儿。
不一会儿,一个初中生提着一黑色垃圾袋下楼了,他迈出单元门后,直接跨上了停放在单元门前的自行车,单手骑车出发,路过垃圾桶时“嗖”的一下,把手中的垃圾丢出,整个过程没有放缓速度。被他丢出的垃圾袋,在撞到垃圾桶桶口时松散开来,一个易拉罐“当”的一声被撞出,掉在了垃圾桶外面。之后不久,约莫30多岁的一男子,拿着个快递包装袋下了楼,他走出单元门后径直走向垃圾桶,将手里的快递包装袋扔向垃圾桶,但快递包装袋还没落入垃圾桶,就被呼啸的寒风吹走了。就这样,当记者走出楼道时,垃圾桶周围又七零八乱地落了不少垃圾。
除小区内有该类情况出现,记者在多个商城内也看到类似的情形。在某商场三楼,不少垃圾桶上都放着已经空了或所剩无几的饮料杯。记者询问保洁员得到的答复是:“这种情况经常有,我们打扫的时候再扔进去。”而在平时生活中,记者在道路两边的垃圾桶上经常会看到丢弃的饮料杯、饮料瓶等。之后记者随即采访了8名路人,有6人表示都看到过这类现象,8人均表示不理解这种行为。“这比随地乱扔垃圾更让人不能接受,垃圾桶就在你手边,你甚至把垃圾放在它上面了,为什么就不能低头扔进去呢?”受访者佟博说。
随意焚烧实不该
采访前,记者曾在微信朋友圈向好友发问:是否曾看到有人焚烧垃圾?一天时间内,约有10人留言给予肯定回复,同时还有几人私信记者,详细告知了近日看到有人焚烧垃圾的时间、地点,并发来了照片。家住海南区公乌素镇的田聪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家附近有个大型铁质垃圾箱内的垃圾被点燃,浓烟四散。“当时出门买东西,就感觉烟雾蒙蒙的,空气里弥漫的味道也很呛鼻,原来是垃圾箱里的塑料袋烧着了。”田聪告诉记者,这个垃圾箱曾多次起火,白色外壳的一些区域已经被熏黑。“幸亏垃圾箱是铁的,不然风一吹,这火可能烧得更大,会引燃别的东西。”田聪说。记者了解到,由于他居住的是平房区,有时也未必是故意为之,也有未燃尽的炉灰烧着垃圾的事儿,但焚烧垃圾无论如何都不应该。
记者曾在狮城大街某酒店看到过工作人员焚烧枯叶和杂草,现场有明火蔓延且冒出阵阵黑烟,过往路人多捂住口鼻快步走开。虽然近年来,我市严禁露天焚烧秸秆、枯草和落叶,园林局、环卫部门也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妥善处理落叶,禁止焚烧,但即便如此焚烧现象仍屡屡发生。
焚烧者之所以焚烧垃圾、秸秆、枯草和落叶,无非是希望这些东西的数量少一些,周围的环境整洁一些,但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却远胜这些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毕竟对待生活垃圾,不论是二次回收利用抑或销毁处理,都有更为专业的方式,而私自露天焚烧是代价最大的一种,也是最得不偿失的办法。
乱堆乱放问题多
长期闲置的桌椅板凳、废弃的各类装修材料……林林总总的杂物堆放在小区里、商铺门外,虽然已没什么利用价值,但就是舍不得丢弃,这样的情况对于市民来说并不鲜见。
新天地中央公园小区内旧柜子、小木凳、木板,一摞一摞的纸片、牛奶盒、玩具盒,泡沫保温盒,破旧的塑料桶、塑料筐……这些杂物、垃圾被成堆摆在小区空地上、单元门出口处、一楼住户窗边。这些东西都有用吗?记者采访了该小区的居民,他们的答案很一致:“放了挺长时间了,不像是有用的东西。”随后记者找到了一处杂物垃圾的主人,她告诉记者,单元门前的纸片、牛奶盒、玩具盒堆放在那儿,是想“卖点儿钱”,而之所以放在单元门前是因为放在家中太乱,放别处又担心被偷。
“以前不少人都放楼道里,后来可能是安全隐患大就放在外面空地上了。”小区居民王旭说,这些杂物的存在对小区环境、美观都有一定影响。“这些乱堆的杂物不仅不美观,而且杂物的犄角旮旯里容易藏垃圾,风一吹里面的雪糕袋、卫生纸全飞出来了。”他说。
这些堆放在公共区域内的杂物在影响市容市貌的同时,还存在着火灾安全隐患,实在不可取。
那对待这些没啥用又不舍得扔掉的杂物该咋办?
记者了解到,如今我市已有40个小区设立了“好嘞便民服务亭”,纸片、水瓶等废品都可拿去卖掉。所以,浪费时间和空间堆积这些杂物,不如早早将其卖掉,省心还能添些收入。
数据表明,在生活垃圾中,约50%是生物性有机物,约30%—40%具有可回收再利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但只要人们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待这些垃圾,垃圾就可变成资源。
也许扔垃圾只是我们顺手一扔而已,但若能扔进去、扔对位,那么在有助环境美化的同时,还将大大促进我市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
城市形象,听起来是个宏大的概念,其实它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将垃圾扔对地儿、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垃圾,就是为文明助力,为城市形象增彩,为家园添色。
相关链接:
《乌海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违法行为处罚规定》中对垃圾处理问题作出如下规定:第二十三条随意倾倒、抛洒、堆放建筑垃圾、城市生活垃圾的,由城市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个人有以上行为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以罚款:(一)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二)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三)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的。
单位有前款第一、二项行为之一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责令清除受纳的垃圾,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个人有前款第一、二项行为之一的,处200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清扫、处理垃圾、污水、粪便的,给予警告,可并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清理,视情节轻重,可并处1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一)随地吐痰、便溺的;(二)乱扔果皮、纸屑、烟蒂、口香糖的;(三)乱扔一次性餐具、塑料袋和其他包装物的;(四)乱扔废旧电池、废旧电器等有害废弃物的;(五)乱扔动物尸体的;(六)乱扔其他废弃物的。
第二十八条禁止在城区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违反规定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视情节轻重,对单位可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在建成区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改正,视情节轻重,并可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其它城市:不断完善的法规制度
甘肃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中写明,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合肥市:《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实行管理责任人制度,如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物业服务企业为管理责任人;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村(居)民委员会为管理责任人;机场、车站、码头、文化体育场所、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为管理责任人;相应责任人需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同时要求城管部门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信用记录制度,将违反规定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生活垃圾的行为纳入诚信体系,并依法予以相应罚款惩戒。
国际经验:完善法规,注重细节
◎在加拿大乱扔垃圾要面临真正的巨额罚款。在2007年,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府就规定一户居民的生活垃圾收集上限为每个星期6袋,若超出限额,居民需自己把垃圾送到中转站,否则将会被处罚约合90美元的罚款。
◎德国垃圾处理的核心宗旨就是变废为宝,他们将垃圾分类为生活垃圾、塑料垃圾,纸类垃圾和不可再利用垃圾,将前三类垃圾回收再利用做成营养土、有机肥,或溶解为原材料重复使用。居民要缴纳垃圾处理费,年终都会受到市政寄来的清单。
◎日本有详细的垃圾分类,居民如果不按照规定丢弃垃圾,不仅会受到说服教育、周围舆论压力,还可能受到刑事处分。比如目前日本的大部分地区,丢弃家具、家电等是要到便利店等地购买垃圾处理票贴在上面,垃圾才会被运走,如果不付费,随便丢弃会被罚款或被判刑。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