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乌海市文化广电事业发展中心积极作为,采取多元化驱动策略,深入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活动为翼,让非遗“活”起来、“动”起来。2024年,乌海市文化广电事业发展中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广泛组织各级非遗项目参加乌海市、自治区乃至国家层面的多项文化活动共计30余场次。让我市的非遗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极大地提高了全市各级非遗项目的曝光率和知名度,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其中,市级非遗项目“黄河泥娃”和“撸板儿呱嘴”分别荣获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大赛”银奖和第五届“走马杯”讲好中国故事曲艺展演线上展播展演奖。
以非遗为主体,开创非遗展演活动新模式。2024年元旦、国庆以及非遗日期间,市文广中心首次尝试以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项目,在自治区特色非遗村镇新和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和人民公园等地开展独具特色的非遗展演活动,惠及人群近万人次,为今后多样性开展非遗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非遗特色,促进非遗项目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紧扣“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市文广中心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线下非遗展演展示活动13场次,线上非遗宣传展示34期。通过与传统节日这一文化载体的深度融合,生动展现我市非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坚持“以培促进”思路,提升“非遗”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成功举办2024年乌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专业性与系统性。充分发挥学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以非遗培训为平台,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2024年度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烫画技艺培训班,共计30课时,培训学员1200人次。
下一步,乌海市文化广电事业发展中心将继续立足赓续中华文脉,担当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新使命,深化多元驱动策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务实的行动,不断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利用工作迈向新高度。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