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将至,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景。旅游景区、公园广场、休闲绿地等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踏青不“伤春”,也成了更多人的共识。
进入4月,树木渐青、花草渐茂,各公园内,柳枝抽发嫩芽,花朵争芳斗艳;乌海湖畔,百鸟齐飞,人鸥互动。而美景背后,一些“煞风景”之举仍有发生。3月30日上午,一男子在乌海湖旅游景区观鸟时,利用鸥鸟对游客的信任,用食物引诱,在一只红嘴鸥靠近时徒手抓住,引得红嘴鸥不断“挣扎”,猛烈扇动翅膀想要逃离。视频被微信朋友圈传出后,很快引起大家的关注,并受到谴责。当日10时,市森林公安局与市公安局联合作战指挥开展合作侦查,于22时在海勃湾区某小区内找到当事人,并将其带回调查。4月1日,该男子发出道歉信。
用文明护春色,方能成为美丽风景的一部分。在一些旅游景点,总有游客摇动花枝营造落花纷纷的“美景”,穿越草坪尽快到达目的地、随意丢弃垃圾不顾环境美观……这少数人的任性行为看似“方便”了自己,却与美景格格不入,也“污染”了其他游客眼中的风景。文明的养成,循序渐进、贯穿生活,不仅关乎社会整体文明,更是个人素养的体现。
为强化对旅游不文明行为的约束,2018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明确“黑名单”将实行线上线下同步管理、分级管理,并将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认定的严重违法失信的旅游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人民法院认定的失信被执行人列入全国或者地方旅游市场黑名单,实施信用约束、联合惩戒等措施。
如选择外地游,请将文明装进“行囊”,不破坏景区秩序、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如选择本地游,请尽量选择更加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每位游客多一些文明自律,才能让每位游客都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惬意。(曹艺)
上一条:
下一条: